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我们都知道,黄豆是孩子比较熟悉的事物,他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黄豆会发芽,但是结果到底会怎样他们却不一定十分清楚,同时在日常孩子的一些问题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研究黄豆发芽生长的兴趣是十分浓厚的,因此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加深一些了解。结合了春天的季节特点,以及我们正在尝试进行的说明性讲述活动,我选择了这一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幼儿能用较清楚的语句讲述黄豆发芽所需的外部条件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
2.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种植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记录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查找有关黄豆发芽条件的知识。
2.实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观察过在一般情况下黄豆的发芽情况;准备好在不同环境(水、沙、土)中已经发芽的黄豆以供幼儿观察。
3.语言经验:幼儿已有说明性讲述的经验,能根据提示进行说明性讲述尝试。
活动流程及环节
提出问题——延伸问题——观察讨论——引出新问题、新实验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小朋友,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黄豆发芽的实验,谁来告诉我,怎样才能使黄豆发芽?
你看到的黄豆是怎样发芽的?先长什么?再长什么?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请幼儿出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本,边介绍边讲述。
二、进一步延伸问题
1.提问:
还有什么方法可使黄豆发芽?
上次有小朋友说用沙、用土,你觉得行吗?
请你猜一猜,黄豆到底是在水里、土里还是沙里长得更快一些?
为什么?
2.(提供图片,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幼儿讨论并讲述。
三、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在不同环境(水、沙、土)中已经发芽的黄豆,请幼儿仔细观察它们有何不同?
2.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为什么黄豆在土里会烂掉呢?
为什么在沙里的黄豆反而长得最快?
(是因为土里的水太多,黄豆不能喝太多水吗?
是因为土太密实了,黄豆在土里没有空气,而沙比较松散,风一吹,空气就会进入沙里,所以沙里的黄豆会长得快吗?)
3.引导幼儿组织语句:黄豆之所以……是因为……
如:黄豆之所以会烂掉,是因为没有及时换水。
四、延伸:引出新问题、新实验
1.引导幼儿发现新问题:
黄豆到底要喝多少水才会发芽?
黄豆在有肥料的环境中会长得快吗?
哪些肥料会使黄豆发芽发得快?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进行实验准备,并做好观察纪录。
3.组织幼儿讨论并讲述。
本文作者:太阳花幼稚园陈彩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